在全市16個鎮街設立鎮級工匠學院,建立涵蓋數控機床、泵與電機、新材料等10個領域220名專家的專業師資庫。
進一步推動人才評價機制改革向鎮街延伸,評選出產品研發、機械維修、質量檢驗等崗位“曙光匠才”166人。
“近年來工量刃具交易中心的外國客戶越來越多,這些都是我在商務英語培訓課上做的筆記,年底要出國拓展客戶,剛好能派上用場!”50多歲的柯菊平,筆記摘抄了滿滿一本子。伴隨臺州首家鎮級工匠學院在浙江溫嶺溫嶠鎮成立,普通工人有了更多學習精進的機會,群眾需要什么就培訓什么,學歷提升、工具加工、語言學習等各類培訓課程的開展,讓勞動者想學盡學、能學盡學。
近年來,浙江省溫嶺市依托鎮村黨群服務中心、鄉鎮黨校、老年大學等陣地資源,在全市16個鎮街設立鎮級工匠學院,聚焦產業技術工人技能培訓、學歷提升、有效激勵等,縱深推進一流產業技術工人隊伍建設,全面促進新質生產力加速發展。
依據區域產業發展特點和實際需求,建立涵蓋數控機床、泵與電機、新材料等10個領域220名專家的專業師資庫,開設生產模具加工、設計案例分析、流水線方案優化等統一培訓課程,精準供給CAD機械制圖、涂層技術、產品研發等“菜單+訂單”式個性定制課程,培訓企業職工達到18.1萬人次。
在公司里學歷不夠用了怎么辦?該市聚焦工人隊伍學歷提升需要,聯合浙江廣播電視大學溫嶺學院推出在職大專、專升本學歷提升課程,以“政府補貼+個人自付”形式助力一批產業技術工人實現學歷層次跨越性提升,累計發放專項補貼資金554.5萬元,扶持853名技術工人將學歷提升到大專及本科。
“每年,我們都會至少舉辦一場大賽,在賽事中挖掘優秀人才?!睖貛X市委人才工作服務中心副主任許偉表示。該市堅持以賽促學、以賽提能,對在比賽中脫穎而出的人才予以股權激勵,累計舉辦全市工量刃具技能大賽等職業技術比賽35次,推動實施股權激勵覆蓋技術工人的上市公司家數占比達到63.6%。優化人才激勵舉措,進一步推動人才評價機制改革向鎮街延伸,評選出產品研發、機械維修、質量檢驗等崗位“曙光匠才”166人,累計發放就業、住房、交通等各類補貼265萬元。
分享到: | 【打印本頁】【關閉本頁】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