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下,不少基層干部上網“出圈”,推介當地文旅資源和特色產品。但應清醒認識到,“出圈”是手段而非目的,網絡熱度終會消退,只有堅持腳踏實地、穩扎穩打的深耕細作,才能真正創造出經得起歷史、實踐和人民檢驗的業績。
“出圈”是舟,“出績”是岸。黨員干部依托網絡平臺將特色資源、亮點工作等生動地呈現給大眾,展現了敢于突破常規、創新思路和主動擔當作為的能力與品格。然而,“出圈”不等同于“出績”?!俺隹儭笔钦嬲儭⒑贸煽?,不在浪花翻涌、聲名鵲起,而在民心所向、根基扎實?!俺鋈Α焙螅芊褡プ×髁勘l的契機,融入特色文化,優化相關政策,完善配套設施,切實以真誠打動群眾、用服務贏得口碑,實現從“網紅”到“長紅”的轉變,才是真本領。要把“出圈”作為“出績”的強力引擎,利用好吸引到的資金、人才等關鍵要素,為“出績”注入新動能,也要把“出績”作為“出圈”的硬核支撐,持續創造新的發展成果,避免“出圈”淪為“作秀”。
現實中,也有少數地方走入了“出圈”誤區,有的熱衷效仿,斥巨資打造網紅景點,結果陷入同質化競爭的困境;有的本末倒置,極力美化包裝工作的形式面貌,卻忽視了基礎設施、公共服務的重要性,雖有短暫“出圈”,卻只是曇花一現的喧囂。靜水深流,方成大業。無論是聚流量、提聲量的“出圈”,還是惠民生、暖民心的“出績”,都不可能一蹴而就,必須保持戰略定力和歷史耐心,實事求是下好苦功、真功、細功,找準方向持續深耕。要明確干的目標方向、價值取向、實踐導向,將時間精力放在解決群眾急難愁盼、推動事業永續發展的實事硬事上,避免只重流量不重質量。要錘煉能力本領,既提升解決矛盾、服務群眾、推動發展的業務水平,又錘煉懂網用網的本領,善用新媒體工具講好故事、溝通民意、引導輿論。
分享到: | 【打印本頁】【關閉本頁】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