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以前手機里的工作群總是‘嘀嘀嗒嗒’響個不停,現在群少了,和群眾直接打交道的時間多了。”近日,浙江衢州市衢江區廿里鎮黨建辦宋琨生道出變化。
近年來,衢州市聚焦基層事務邊界不清、權責不等、把關不嚴、監管不易等老大難問題,探索推行基層事務“準事準辦”改革,村(社區)網格承擔工作事務類型平均下降約1/3,實現基層事務全口徑準入、全流程監測、全鏈條管控、全閉環考評,基層干部輕裝上陣。
為了精準把握基層事務的實際需求,衢州市級有關部門深入30多個村(社區)進行調研,從村(社區)履責、協助、網格三個層面,梳理形成基層履職指引清單事項90項,制定基層事務準入機制管理辦法,進一步明晰基層權責邊界。
運用數字化手段,開發基層事務準入功能,各部門下發到村(社區)和網格的工作,必須先在應用上審批后方可下發,改變過去部門通過釘釘群、微信群、線下通知等多種途徑向村(社區)、網格下發任務、難以有效監管的情況,實現村(社區)、網格任務“一個口子”受控進出。截至目前,累計準入清單外事項13件、退回4件,糾正“攤派定量任務”“不合理考核條件”等違規行為58件(次)。
同時,衢州市為基層干部量身開發了一個匿名舉報平臺——“減負碼”。平臺只對村(社區)干部和網格員開放,他們在基層日常工作中可以第一時間通過“減負碼”匿名向市級有關部門舉報反饋。針對反饋的問題,建立責任追究機制,一經查實,由組織部、社工部對責任單位進行提醒約談,情節嚴重的聯合通報。據統計,“減負碼”上線以來,已叫停清單外和不合理工作284項。
分享到: | 【打印本頁】【關閉本頁】 |